“碳中和”(carbon neutral),其涵义就是,人们(包括单位、企业、个人)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选择适当的碳补偿方式,获得碳汇额度并抵消排放的二氧化碳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
“碳中和”是一个新鲜名词。英国已兴建首个“碳中和”生态村。新牛津英语字典2006年度词汇就是“碳中和”。通俗地说,你日常活动可能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植树等方法来中和抵消。“环保”二字已经开始融入到百姓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已把环保变成生活自觉。在许多有识之士那里,“碳中和”已成为自发行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应对全球变暖的必由之路。目前全球气温已达12万年来的最高值,急待每个人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
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加,中国从国家到企业和个人也开始逐渐重视碳中和。2010 年以来,国内的一些大型活动相继开展了或准备开展碳中和相关工作,如 2010 年上海世博会、2014 年 APEC 北京峰会、 2017 年 G20 杭州峰会等大型国际会议开展了碳中和活动,正在筹备的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等大型活动也在申报文件中提出了低碳办会的目标。
洛阳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河南省最早开展碳中和的城市。在洛阳市政府、市发改委倡导下,2015年4月10日,第33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仪式经测算共排放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40 吨,由河南碳汇实业有限公司、洛阳荣坤能源科技有限通过北京环境交易所购买相应的经国家核证的碳汇减排量进行抵消,实现碳中和。是自1983年第一届牡丹花会至今32年来首次实现碳中和的花节。
2017年4月25日,洛阳市汝阳县旅游局通过碳普惠(河南)运营中心获得31吨来自洛阳鑫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造林项目2016年度产生的核证林业碳汇量,用于抵消第十六届河南汝阳杜鹃花节·炎黄文化节开幕式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使得本届杜鹃花节开幕式成为第一个“零排放”开幕式。
2017年6月15-17日,中国(洛阳)节能低碳环保产品博览会暨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在洛阳会展中心举办。洛阳市节能减排协会通过碳普惠(河南)运营中心获得91.8吨来自洛阳会展中心屋顶光伏项目2015年、2016年的核证减排量用于抵消活动期间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真正实现零碳展会。
洛阳两家企业为牡丹文化节开幕式碳排放量“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