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由中外专家联合撰写的《拥抱绿色发展新范式——中国碳中和政策框架研究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报告指出,碳中和将有力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特别是在就业、效率提升和经济转型等重要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并认为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专家还表示,碳中和共识为全球多边合作提供更多机遇。
《拥抱绿色发展新范式——中国碳中和政策框架研究报告》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民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兰瑟姆研究所所长尼古拉斯·斯特恩带领团队撰写。报告指出,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有望从过去40年传统发展范式的学习者和追赶者,成为新发展范式的并跑者和领跑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兰瑟姆研究所所长尼古拉斯·斯特恩说:“中国设立碳中和等目标是力争实现它们,所以会更认真地对待目标的设定。我们希望这份报告对中国第十五个五年计划等战略制定和目标举措方面能够有所帮助。同时,中国一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份报告有利于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外国投资者看到北京方面的决心,从而提升对中国的投资信心。”
《报告》对中国关键经济部门和系统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加强煤炭清洁利用,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抓紧制定全国禁售燃油车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转变商业模式,从制造品出口大国转向绿色海外投资大国以及消费模式的绿色转变等。
《报告》还指出,碳中和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也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碳中和正成为全球的共识与行动。在此背景下,多边合作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中国应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气候谈判和国际规则制定进程,包括发展和协调国际碳定价机制等。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说,“在国际层面上,需要国际合作,中国要积极参与推动协调国际碳定价机制。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国际碳定价机制还没有实现国际合作。所以我认为在这些问题上的全球合作可以帮助我们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形成,并为所有国家提供更广泛的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八大供应链,包括食品、建筑、时尚、快速消费品、电子、汽车、专业服务、货运,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制造的排放量,占据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可以说,在双碳背景下,全球企业提高对供应链环节碳排放情况的认知,加强供应链碳排放管理,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尼古拉斯·斯特恩在回答有关问题时也指出,多元化的国际供应体系对未来的绿色能源技术进步有积极作用,各国应摒弃保护主义致力构建更加完整、紧密的绿色供应链体系。“我们需要多元化的国际供应体系,比如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稀土加工等可再生能源材料,应该有几个主要的关键品生产商。因为这不仅可以提升未来清洁能源技术,也有助于绿色供应链体系的安全,同时,必须小心保护主义。我认为,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需要各国合作,通过世贸组织等多边机制才能取得良好收益。为此我希望,像中国、美国、欧盟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可以参与到如何建立新的供应链结构的讨论中来,发挥各自优势,保持竞争和收益的平衡。”